本文目录一览:
三百多万台老年机被植入木马,这些病毒是如何被植入的?
这些木马病毒是植入老人机手机的主板里面,只要购买手机之后,把电话卡插到老人机里面,木马程序就会获得手机里面的电话号码,个人信息等,而且这些木马程序还能够自动的拦截验证,把这个验证码传到植入木马的网络公司后台数据库。制作木马程序的科技公司和生产手机的公司进行合作,所以导致330万台老年机都被植入了木马病毒。制作木马病毒公司的吴某被判有期徒刑4年6个月,并处罚金60万,他通过违法所得的616万也将被追缴。其他非法犯罪的人也得到了法律的处罚。
网络科技公司贩卖这些个人信息,然后还会通过验证码来从事对码工作。对码工作是要保证手机号码和每个验证码一致,然后他们再把拦截的验证码卖出去,从中非法获得收益。这些验证码会被团体和个人购买,他们会利用这些用户去大量的注册软件,然后使用里面的优惠券、红包、还有刷流量、点赞等。个人或者团体行为就叫做缛羊毛,从中获取巨大的利益。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犯罪的手法也越来越高超,让我们措手不及。而且现在个人信息也被人们越来越关注,我们在使用手机的时候,无形之中个人信息就被一些非法的软件可以获取,把这些信息都会被这些非法的网络公司进行贩卖。
我们现在经常手机有接到各种个人的电话,我们会非常的奇怪,我们之前在这些公司都没有留过电话,也没有去接触过,为什么他们会有我们的电话?所以说我们的电话就是被这些非法的网络公司给贩卖出去的,导致我们的隐私受到侵害,也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多的麻烦。
手机“黑产”异常活跃打击治理成全球难题是怎么回事?
据相关媒体报道,去年,浙江省金华市公安机关侦破了一起专门从事木马病毒盗刷银行卡案件,破获系列案件300余起,涉案金额达1000余万元。为了共同的非法牟利目的,该诈骗团伙形成“供、销、产、售”完整的产业链条。仅浙江省内,就有10多万人收到过此类短信,数万人的手机中木马。
上述报告认为,在基于传统犯罪形式的“黑色产业”方面,跨平台电信诈骗、私彩赌博和手机勒索等“黑色产业”异常活跃;在基于企业级业务合作的“黑色产业”方面,色情播放器推广相关的流量“黑产”呈爆发性增长趋势。
报告提供的数据表明,2016年勒索“黑产”收益超千万元。以流量“黑产”规模为例,单从色情播放器的截获量来看,就达到了800万,假设以最低的感染量(即每个样本平均感染一部手机)来推算,在800万次感染中,仅安装产生的现金流就在1600万元至6400万元之间(每个应用的安装费用在2至8元之间),而样本的实际平均感染量远大于最低感染量,所以安装产生的现金流远在1600万元之上。
基于传统犯罪形式的“黑色产业”和基于企业级业务合作的“黑色产业”,二者的区别在于:
在基于传统犯罪形式的“黑色产业”中,跨平台电信诈骗、私彩赌 博和手机勒索等产业为典型的以个人利益为中心进行自发组织的方式:跨平台电信诈骗中的诈骗者以诈骗钱财为目的,通过社会关系自发组织起来,分工为多个“专搞”团队,每个“专搞”团队进一步细分为“一线”“二线”和“三线”;私彩赌 博中的欺骗者以欺骗式赌博骗取彩民的钱财为目的,通过社交工具自发组织起来,分工为“大庄家”“小庄家”和“抄单者”;勒索软件中的敲诈者以勒索用户钱财为目的,通过论坛或社交软件自发组织起来,以“传播者”为主要角色传播勒索软件勒索用户。
在基于企业级业务合作的“黑色产业”中,色 情播放器推广相关的流量“黑产”为典型的以公司业务为中心进行业务合作的方式:开发者、广告主与网站主以广告推广业务为合作基础,按照各自公司原有的业务能力完成业务合同中的“使命”。
报告还认为,由于基于企业级业务合作的“黑色产业”具备更强的技术实力和更多可以整合的资源,移动平台“黑色产业”的整体发展趋势,正在由基于传统犯罪形式的“黑色产业”向基于企业级业务合作的“黑色产业”过渡,其规模将不断扩大并占据移动“黑产”的主导地位。
“黑色产业链的存在有一定土壤,也有一定的需求。从技术的角度来看,还没有特别好的解决方案,因为漏洞总是存在的,主要靠加大打击、惩戒力度。”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林东岱说。
“木马产业链涉及很多环节,有的采取跨境犯罪方式,加大了打击难度,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难题。这是一种高科技的犯罪手段和犯罪方式,除了有关部门进行打击、治理之外,也需要手机厂商、安全软件企业、电信运营商之间形成合力。单靠某一方面,难以彻底斩断木马产业链。比如苹果手机系统的封闭性比较强,对于手机应用的审核力度更大、门槛更高,所以苹果手机上的违法应用会少一些,但是也不代表可以防住所有的违法犯罪行为,像有些钓鱼网站,苹果手机系统也很难防范。”赵占领说。
有哪些手机企业都参与了给手机暗中植入木马事件?
有哪些手机企业都参与了给手机暗中植入木马事件?具体如下:
一,金立手机
相信大家如果有所关注的话,一定是被金立手机因为给将近百万部手机植入病毒来谋利的事情所刷屏了,而金立手机一子公司在与其它公司合作的时候通过植入木马使得手机使用者在不知不觉间已知或未知的前提下“主动”安装软件从而通过这种手段来拉活赚钱,而经过调查,金立手机这波植入木马病毒的操作为其非法牟利近千万,可以说是一个很恐怖很惊人的数据和消息了,而陷入这样的事情当中,金立手机自然也是进退两难了。
二,魅族手机
虽然在金立手机这波给手机植入木马病毒的事发生之后让人惊掉下巴,但是这其中还牵扯出另外一个品牌,那就是魅族,金立和魅族两款手机如今在我国内销量都是不温不火的状态,而金立手机更是惨淡,而这次植入木马病毒的风波闹出之后,牵扯出了魅族,而魅族随后也是回应称自己是合法经营并未通过其他不正当手段试图牟利,当然通过魅族官网确实是这样说,但是无独有偶,天底下会有这么巧的事情?所以无风不起浪,虽然魅族表面上是这样说,但是实际上到底如此,留给各位看官自己去猜想。反正身正不怕影子斜嘛!
三,植入病毒如何进行谋利
对于金立手机也好还是魅族手机也好,无论是什么手机,到底植入病毒之后是怎么谋利的呢?说起来这真的是一个令人细思极恐的过程,病毒再被植入手机之后,手机使用者的个人隐私信息例如身份信息,电话信息,以及个人视频照片等都会被盗出,然后被倒卖,说一个令你害怕的事实,明明自己没有公开过自己的手机号,但是却时不时收到一些贷款的推销电话或者一些不知名的业务电话?仔细想一想,各位明白了吗?而一些共享充电器以及一些即插即用的充电器等也尽量不要使用。
综上所述,欢迎补充讨论,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