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手机中木马病毒会有什么表现
在电脑运行的木马病毒一般不会传到手机上,即使内存卡被感染也不会发作,因为操作系统不一样。
手机病毒是专门针对手机系统的,电脑病毒对手机无效的。
手机中毒,会连续不停发短信,或者泄漏你的隐私,监听你的通话,短信等。
如果是智能手机,可以装手机杀毒软件,金山,江民,360都是免费的。
非智能手机一般不会中毒
手机中了木马病毒会怎样?有什么表现形式?会有什么危害?
手机中了木马病毒的表现形式是:
1、手机系统运行变慢。
2、手机变得越来越卡。
手机中了木马病毒的危害是:
1、出现恶意弹窗。
2、话费被恶意扣费。
3、手机中的账号被盗。
防止手机中木马病毒的方法:
1、不轻易打开陌生邮件。
2、不加陌生好友。
3、不乱进不安全网站。
4、不乱下载。
5、不要乱扫描。
6、连接电脑等,主要开启防火墙。
7、注意手机内部保护,安装安全软件。
电脑得了木马病毒有啥症状
你好 你认为呢
1、盗取我们的网游账号,威胁我们的虚拟财产的安全
木马病毒会盗取网游账号,它会盗取帐号后,并立即将帐号中的游戏装备转移,再由木马病毒使用者出售这些盗取的游戏装备和游戏币而获利。
2、盗取网银信息,威胁真实财产的安全
木马采用键盘记录等方式盗取网银帐号和密码,并发送给黑客,直接导致我们的经济损失。
3、利用即时通讯软件盗取身份,传播木马病毒
中了此类木马病毒后,可能导致经济损失。在中了木马后电脑会下载病毒作者指定的程序任意程序,具有不确定的危害性。如恶作剧等。
4、给电脑打开后门,使电脑可能被黑客控制
如灰鸽子木马等。当中了此类木马后,电脑就可能沦为肉鸡,成为黑客手中的工具。
计算机中病毒或木马时,常见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在计算机病毒出现的初期,说到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往往注重于病毒对信息系统的直)接破坏作用,比如格式化
硬盘、删除文件数据等,并以此来区分恶性病毒和良性病毒。其实这些只是病毒劣迹的一部分,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发
展,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凡是病毒都可能对计算机信息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
计算机病毒的主要危害
计算机病毒的主要危害有:
1.病毒激发对计算机数据信息的直接破坏作用
大部分病毒在激发的时候直接破坏计算机的重要信息数据,所利用的手段有格式化磁盘、改写文件分配表和目录
区、删除重要文件或者用无意义的“垃圾”数据改写文件、破坏CMO5设置等。
磁盘杀手病毒(D1SK KILLER),内含计数器,在硬盘染毒后累计开机时间48小时内激发,激发的时候屏幕上显
示“Warning!! Don'tturn off power or remove diskette while Disk Killer is Prosessing!” (警
告!D1SK KILLER ll1在工作,不要关闭电源或取出磁盘),改写硬盘数据。被D1SK KILLER破坏的硬盘可以用杀毒
软件修复,不要轻易放弃。
2.占用磁盘空间和对信息的破坏
寄生在磁盘上的病毒总要非法占用一部分磁盘空间。
引导型病毒的一般侵占方式是由病毒本身占据磁盘引导扇区,而把原来的引导区转移到其他扇区,也就是引导型
病毒要覆盖一个磁盘扇区。被覆盖的扇区数据永久性丢失,无法恢复。
文件型病毒利用一些DOS功能进行传染,这些DOS功能能够检测出磁盘的未用空间,把病毒的传染部分写到磁盘的
未用部位去。所以在传染过程中一般不破坏磁盘上的原有数据,但非法侵占了磁盘空间。一些文件型病毒传染速度很
快,在短时间内感染大量文件,每个文件都不同程度地加长了,就造成磁盘空间的严重浪费。
3.抢占系统资源
除VIENNA、CASPER等少数病毒外,其他大多数病毒在动态下都是常驻内存的,这就必然抢占一部分系统资源。病
毒所占用的基本内存长度大致与病毒本身长度相当。病毒抢占内存,导致内存减少,一部分软件不能运行。除占用内
存外,病毒还抢占中断,干扰系统运行。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很多功能是通过中断调用技术来实现的。病毒为了传染激
发,总是修改一些有关的中断地址,在正常中断过程中加入病毒的“私货”,从而干扰了系统的正常运行。
4.影响计算机运行速度
病毒进驻内存后不但干扰系统运行,还影响计算机速度,主要表现在:
(1)病毒为了判断传染激发条件,总要对计算机的工作状态进行监视, 这相对于计算机的正常运行状态既多余
又有害。
(2)有些病毒为了保护自己,不但对磁盘上的静态病毒加密,而且进驻内存后的动态病毒也处在加密状态,CPU
每次寻址到病毒处时要运行一段解密程序把加密的病毒解密成合法的CPU指令再执行; 而病毒运行结束时再用一段程
序对病毒重新加密。这样CPU额外执行数千条以至上万条指令。
(3)病毒在进行传染时同样要插入非法的额外操作,特别是传染软盘时不但计算机速度明显变慢, 而且软盘正
常的读写顺序被打乱,发出刺耳的噪声。
5.计算机病毒错误与不可预见的危害
计算机病毒与其他计算机软件的一大差别是病毒的无责任性。编制一个完善的计算机软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
物力,经过长时间调试完善,软件才能推出。但在病毒编制者看来既没有必要这样做,也不可能这样做。很多计算机
病毒都是个别人在一台计算机上匆匆编制调试后就向外抛出。反病毒专家在分析大量病毒后发现绝大部分病毒都存在
不同程度的错误。
错误病毒的另一个主要来源是变种病毒。有些初学计算机者尚不具备独立编制软件的能力,出于好奇或其他原因
修改别人的病毒,造成错误。
计算机病毒错误所产生的后果往往是不可预见的,反病毒工作者曾经详细指出黑色星期五病毒存在9处错误, 乒
乓病毒有5处错误等。但是人们不可能花费大量时间去分析数万种病毒的错误所在。 大量含有未知错误的病毒扩散传
播,其后果是难以预料的。
6.计算机病毒的兼容性对系统运行的影响
兼容性是计算机软件的一项重要指标,兼容性好的软件可以在各种计算机环境下运行,反之兼容性差的软件则对
运行条件“挑肥拣瘦”,要求机型和操作系统版本等。病毒的
编制者一般不会在各种计算机环境下对病毒进行测试,因此病毒的兼容性较差,常常导致
死机。
7.计算机病毒给用户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
据有关计算机销售部门统计,计算机售后用户怀疑“计算机有病毒”而提出咨询约占售后服务工作量的60%以上。
经检测确实存在病毒的约占70%,另有30%情况只是用户怀疑,而实际上计算机并没有病毒。那么用户怀疑病毒的理
由是什么呢?多半是出现诸如计算机死机、软件运行异常等现象。这些现象确实很有可能是计算机病毒造成的。但又
不全是,实际上在计算机工作“异常”的时候很难要求一位普通用户去准确判断是否是病毒所为。大多数用户对病毒
采取宁可信其有的态度,这对于保护计算机安全无疑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往往要付出时间、金钱等方面的代价。仅仅
怀疑病毒而冒然格式化磁盘所带来的损失更是难以弥补。不仅是个人单机用户,在一些大型网络系统中也难免为甄别
病毒而停机。总之计算机病毒像“幽灵”一样笼罩在广大计算机用户心头,给人们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极大地影响
了现代计算机的使用效率,由此带来的无形损失是难以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