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常见的红包病毒欺诈方式有哪些
常见的红包病毒欺诈方式有“转发领红包”、“填信息领红包”、“红包插件”等。
凡是要填写个人信息的红包全是诈骗。这种红包通常显示:只要您填写了自己的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等个人信息,就可以获取一定金额的红包。
这往往是诈骗分子做的钓鱼网站,一旦如实填写了,不仅没有钱进账,手机里的零钱,甚至连银行卡里头的钱都可能会有危险。所以,碰到这种红包千万不要点击。
转发才能领取红包是诈骗分子把钓鱼链接或木马病毒伪装成红包的样子,如领取红包免费看最新电影等。在用户点开后会诱导其分享至朋友圈或者微信群。点击者最后不仅不能得到所谓的红包,还会被套取个人的浏览记录以及个人信息。
预防红包诈骗的方式
在抢红包时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更不要在其中输入任何个人信息。使用安卓手机的用户,应及时下载手机安全软件,定期查杀病毒。如果在点击相关链接后,手机无法正常收发短信,就要留意是否中了支付类病毒。
市民应定期修改网购、网银和支付账户的密码,个别重要账号需使用独立密码,以防被不法分子搜集个人信息后诈骗。
巨额的红包要谨慎,大家都知道点对点发送微信红包一般情况下最大限额是200,如果您收到666、888的红包,千万不要被这个大红包晃了眼,这其中很可能有诈。
春节抢红包小心七大陷阱
近些年来的新春佳节,亲朋好友之间互发互抢微信红包,几乎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年俗了,不过网络安全专家提醒人们,不仅是抢微信红包,应该说在网上参加抢红包活动的时候都要防范安全陷阱,那么就让 老黄历 为你盘点, 春节 抢红包需要小心的七大陷阱。
陷阱1:抢红包插件
网上有人公开叫卖的各种“抢红包神器”,安装在手机当中,就可以帮助抢红包。但此举风险很大,滥用红包插件可能会被官方封号,下载安装不明来路的软件,有可能在手机当中被植入木马等程序,造成账号被盗、隐私信息泄露等各种安全隐患。
提醒:“抢红包神器”,不要安装在手机上。
陷阱2:“AA红包”骗局
有一种“AA红包”也要警惕,此类红包往往对微信AA收款界面进行略微改动,加上“送钱”“现金礼包”等字样,让用户误以为是在领红包。
提醒:微信红包有自己的专属橙红色界面,不需要进入AA收款界面;另外,用户收红包根本不需要输入密码,点击领取就能存入微信零钱包。
陷阱3:助力提现骗局
收到朋友发来的“助力”红包,想帮朋友提现,需要先关注红包页面上的“公众账号”,然后进入新的“授权”页面,上述写明,需要向开发者提供“权限”即可继续操作,权限要求获得你的信息。
提醒:一时疏忽大意乱点,就会被不良商家记录基本信息甚至隐私。
陷阱4:超出限额
微信设置的单个微信红包最高限额为200元,如果收到比如“666”、“888”之类的大额红包,基本可以确定是假的,很可能会被骗。从去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将个人支付账户分为三类,每类使用支付账户余额付款的交易限额不同,微信红包这次就被分类为一类账户,意味着单日累计额度可能会被限制在1000元以内。
提醒:遇到超大额的红包最好不要点击。
陷阱5:点击或者分享链接
提示点击网址链接可以领取红包的口令或短信。在这种情况下,打开红包其实是点击了“钓鱼网站”。由此不法分子可盗取受害者的手机号、微信账号、银行卡号,趁机植入木马病毒,吸取话费或盗刷银行卡资金。此外,看到朋友圈中分享的红包,如送话费、礼品、优惠券等,点开链接要求先加关注,还得分享给多少个好友的情况,这种红包涉嫌诱导分享和欺诈用户,点击右上角的举报即可。
提醒:最好不要点击、分享给朋友。
陷阱6:拆红包输密码
如果有商家或者朋友发来一个微信红包,拆时却要输密码,那就要警惕了,因为这可能是假红包。真正的微信红包在收的时候是绝对不需要输入密码的。
提醒:切勿轻易点击微信群中来历不明的红包、优惠券等,以免个人隐私信息的泄露。
陷阱7:“求福卡”有猫腻
去年支付宝开展集齐“富强福”、“和谐福”、“友善福”、“爱国福”和“敬业福”这五张福卡,平分春晚2亿大红包。然而“敬业福”一“福”难求,成为抢手货,被放到网上叫卖,价格从几元到几千元不等,很多QQ群、微信群等渠道销售的“敬业福”多数都是P图或盗来的图。
提醒:用户不要为了集福卡轻易加陌生人微信,与之交换或者购买福卡。
为什么别人只收支付宝口令红包呢
因为口令红包的使用对用户来说不像其他付款方式熟练,骗子便以此行骗。
1、骗子以领红包为名利用木马病毒将其植入支付宝红包实施诈骗。不法分子利用部分市民贪小便宜的心理,以互领红包赚钱为由,使用黑客手段,将木马病毒程序植入红包口令或微信群二维码中,市民扫描或点击后,其银行卡账号、支付宝密码等隐私信息将会被盗取,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
2、以“支付宝红包”为抬头的短信狂轰滥炸。由于此次支付宝推出的红包活动,金额巨大,且对参与者没有任何附加条件个别参与者为了每天多领取红包,不惜利用群发功能或伪基站,打着支付宝的名号诈骗,群发海量含有吱口令红包的短信、微信等骚扰他人。
3、以互加好友领红包为名利用支付宝诈骗。因该次活动能通过其他好友使用红包获得额外赏金,部分市民为了赚得更多红包,肆意添加陌生人为好友,极有可能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届时,通过冒充好友、亲人或盗用受害人信息等,实施各种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