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2003年网络黑客是谁破的呢
- 2、历史上最强的黑客
- 3、加里·麦金农
- 4、二次元动漫中有哪些超级黑客角色?
2003年网络黑客是谁破的呢
大学生黑客网上改分牟利数千 扰乱学校数据被抓 本报记者 金镒 2006年10月08日10:18 【字号 大中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改分数开始只为了自己能顺利毕业,到后来利用改分谋利,扰乱学校正常秩序――― 网上篡改分数,电脑天才大学生作茧自缚 6月,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正忙着找工作、举行毕业告别仪式的大忙季节,而李大鹏却站在哈尔滨市香坊区法院的被告席上。当听到法官以破坏计算机系统罪判处他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三年时,他泪水长流,这泪里既有悔恨又有感激,而在一旁听审的学校老师和家长也纷纷为这个人性化的判决和一个电脑天才的堕落感慨不已…… 大学生电脑天才“挂科”,情急之下想歪道 李大鹏(化名)1983年生于黑龙江省鸡西市。2002年的8月,他考上了黑龙江省一所著名大学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寒窗苦读终于有了结果,李大鹏觉得自己幸福极了。 可是,这种日子没过多久,李大鹏就发现同宿舍的同学们都有了女朋友,而自己却孤单一人,更让他感到难堪的是,周围的同学花钱都跟流水一样,而自己却只能天天算计着钱过日子。贫富差距一下子让他有种不平衡的感觉。2003年12月,李大鹏的学校组织了全国英语四级考试,没有准备好的李大鹏最终只考了59分,差一分没有过。看到自己的成绩,李大鹏非常上火,他疯了一样找到老师,得知还可以等补考,才慢慢平静下来。两个月后,李大鹏再次补考,仍然遭遇了滑铁卢,这让李大鹏一下子失去了信心,感觉生活处处在跟自己做对。 为了能再次争取到考试的机会,李大鹏不得已拿了两瓶酒去班任老师那里,希望能通融一下,结果被老师严厉批评了。郁闷中的李大鹏这回彻底傻了,他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无聊的时候,他只能用上网聊天来打发时间。在网上李大鹏无意中认识了一个叫“超级黑客”的人,两个人因为年纪相仿,聊得非常投机。“超级黑客”告诉李大鹏,自己是计算机的专家,而李大鹏也不服气的回了一句,自己在计算机方面也很精通,两个年轻人谁都不服谁,经常在网上比试。 后来,李大鹏被任命为学校计算机协会的副会长。李大鹏马上把这个消息告诉给了“超级黑客”,看到李大鹏得意洋洋的表情,“超级黑客”不禁笑了,他问李大鹏:“这你就满足了,你能在绝密系统中来去自如吗?”听到“超级黑客”如此说,李大鹏傻了,他当然知道,自己这方面是不行的。看到李大鹏不说话了,“超级黑客”才洋洋得意地跟李大鹏说起自己的光辉历史,哪年哪月自己在哪个银行系统中来去自由地改账户,说得李大鹏目瞪口呆。 突然,李大鹏想起自己的分数,于是向“超级黑客”请教,能不能进入到学校的网站里改分数,“超级黑客”回复到,这就是小菜。听到“超级黑客”如此说,李大鹏大喜,忙拜他为师傅,称如果改动了分数,让自己英语分数及格,以后“超级黑客”就是自己大哥。 看到李大鹏如此着急,“超级黑客”于是指点了他一条路,让他去找一个叫“桂林老兵木马”的程序,并告诉他,只有这种程序,能进入到学校的系统里,可以改到分数。李大鹏大喜,他当即在网上搜寻,终于找到了这个程序,并把它下载了下来。 回到学校后,李大鹏好不容易等到学校微机室里没有人,才把这个程序安了上去。当他把程序弄好后,轻轻一点鼠标,奇迹出现了,他进入到了学校教务处的网站。李大鹏心惊胆战地输入自己的学号,然后将英语成绩59分改成74分,之后匆匆下网。 几天以后,李大鹏再次查看自己的成绩,发现还是74分,他不禁心里暗暗欢喜,在网上,他隆重的感谢了“超级黑客”,并告诉他,自己通过他的指导,已经把毕业的路铺平了。 帮助“患难”兄弟,改分赚钱落网 成绩改过来了,按理说也应该“收手了”,但李大鹏却越来越迷恋这种程序带给他的成功感,他开始紧跟着“超级黑客”,当他是偶像,跟着他进入到一些绝密系统里遨游。 2005年12月的一天,李大鹏在宿舍里听到两个哥们叹着气抱怨着:“这回补考又没过,看样子连毕业都成问题了。”听到兄弟的叹息,李大鹏心里一动,他问明白情况,当下拍着胸脯保证:“我让你们在网上的分数过了,但你们可不能说出去。” 看到李大鹏信誓旦旦的,他的室友并没有相信,见两个人不相信,李大鹏神秘地说:“你们不知道吧,其实教务处的一个老师跟我关系非常好,我保证你们能过去,怎么样。”本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原则,室友同意他试试,并许诺,如果事成,将给他酬谢。 李大鹏当即启动“桂林老兵木马”程序,将两个室友的不及格的高数和英语改成了及格,并要两个室友到网上查,半信半疑的室友上网一查,果然自己的分数被改了过来,都及格了,两个人惊喜之时对李大鹏所说的学校教务处有人也深信不疑。并当即给了他二百块钱。 几天以后,李大鹏的手机响了,一个陌生的声音焦急地问他:“听说你教务处有人,能不能帮我改分?”原来,李大鹏的室友出于感激,把他的仗义之举告诉给了自己的朋友,而恰恰这个朋友也正在为挂科发愁,当即要了李大鹏的手机号。听到又有同学“落难”,李大鹏一口答应了下来,并在心里盘算:“这么多人需要我,我干嘛不帮帮人家,顺便也给自己挣点零花钱。” 说干就干。2006年2月,李大鹏放假没有回家,而是躲在学校里,重新申请了个QQ号,并在校园网站上发了一个贴子,不一会儿,几个半信半疑的同学和他在网上聊了起来,为了赢得同学们的信任,李大鹏承诺,自己先改分后收钱。 果然,他的爽快赢得了更多人的好感,一传十,十传百,李大鹏的QQ上很快就加满了人。而李大鹏也非常讲究信用,他统统给这些焦急的同学们先改了分数,待查到准确无误后,再收取50到100元不等的费用。 而对于给他拉“客户”的同学,他也很爽快地算给人家一定的提成。就这样,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李大鹏用改分赚来的钱买了一台手提电脑,他的神气让同学们都觉得羡慕。 2006年3月的一天,学校的一位老师发现自己班上的学生李丹在网络上的数学成绩为87分,而他清楚的记得,这个学生的数学是不及格。他马上来到教务处核对,发现李丹网络上的分数和原始试卷的分数的确不一样。与此同时,校内关于有人自称教务处“有人”,可以改分的传闻也传得沸沸扬扬,为此,学校成立了一个专门的调查小组。 听说学校正在调查“改分”事件,刚刚买了手提电脑在宿舍上网的李大鹏有些蒙了,他绞尽脑汁地想怎么应对,突然,他的目光落到了一大堆学分数据上,对啊,把这些分数弄乱,学校不就不会注意到自己了吗?没准还以为是教务处的网络系统出现了问题。 说干就干,李大鹏马上启动了程序,进入到学校教务处的网站,将里面的5000多条数据进行了修改,其中一些科目在90分以上的成绩被他下调到10分或20分左右,如此一来,学校教务处的网站系统一下子乱了套,许多快毕业的同学都惊恐地发现,自己的分数不对劲了,他们纷纷涌到了教务处核实。 感觉到事态严重,2006年3月29日,学校向哈尔滨市公安局网监支队报了案,经过周密调查,网监支队将目标锁定在李大鹏身上,2006年4月6日,通过QQ的方式,警方将李大鹏抓捕归案。 作茧自缚悔恨终生 当公安民警出现在李大鹏面前时,李大鹏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犯下了很严重的罪,他哭着求警察不要把自己的所作所为告诉家里,也不要告诉自己已经找好的单位。 原来,改分后的李大鹏凭借着自己娴熟的计算机技术,已经找好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他的老板对他也非常满意,等他毕业后,生活将对他展开一双飞扬的翅膀,可是,一念之差,这些光明的未来又堕入了黑暗。 无论是学校的老师、同学,还是抓捕他的警官,及要起诉他的检察官,无不感叹:“这孩子可惜了。”如果凭着他的聪明和才智,是完全可以在以后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可是,在英语考试没有及格的情况下,他却自作聪明地选择了一条捷径,最终,被自己的聪明误了终身。 批捕李大鹏的一位检察官说:“李大鹏的本质并不坏,最开始的犯罪动机也是从好奇上来的,是因为就业的压力,在毕业即失业的恐惧中,再加上一些虚荣的心理作祟,让他最终铤而走险,给学校,给一些即将毕业的同学们,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被判了缓刑的李大鹏,得知他深深伤害的学校为了挽救他而向法院为他求情,才使他得以轻判后,痛哭流涕。他深深地向旁听席上的老师三鞠躬,谢谢他们给了自己一次重生的机会,并表示,以后,一定要诚实做人、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 (来源:哈尔滨日报)
历史上最强的黑客
巡游五角大楼,登录克里姆林宫,进出全球所有计算机系统,摧垮全球金融秩序和重建新的世界格局,谁也阻挡不了我们的进攻,我们才是世界的主宰。
——凯文•米特尼克
60年代加拿大传播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曾经预言,电子媒介可以把地球变成一个村落,他不无乐观地指出:“信息的即索即得能创造出更深层次的民主,未来的全球村舒适而开放。”然而,这个村落既没有‘乡规民俗”,更缺少道德法律。而那些电脑领域的天才型人物也就堂是地高挂“黑客”招牌,在比特世界神出鬼没为所欲为。在因特网上,他们有点像古龙笔下的陆小凤游戏江湖、风流倜傥也有点像金庸笔下的“老顽童”,爱搞点恶作剧逗你玩;没钱的时候,也会学着孔乙己一样,盗点信息换酒喝,并嚷着“读书人窃不算份”;有时也会扮演一个玩世不恭、英雄救美的罗宾汉,制造一点点神幻的浪漫。
这些曾经年轻和仍然年轻的介乎鬼才与天才之间的黑客精英以其传奇色彩的网上经历为人赞叹不已的同时,也深深地陷入了难以自拔的误区,他们在网络游荡过程中,稍不留神就范下了弥天大祸。但正因他们的存在,才使得原来森严冰冷的赛柏空间(Cyberspace)充满了戏谈之情,多了调侃之意。
“头号电脑黑客”湘文•米特尼克(KevinMitnick)传奇
在所有的黑客中,凯文•米特尼克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好莱坞甚至将他搬上了银幕。在他15岁的时候,仅凭一台电脑和一部调制解调器就闯入了北美空中防务指挥部的计算机系统主机。美国联邦调查局将他列为头号通缉犯,并为他伤透了脑筋。可以说,米特尼克是真正的少年黑客第一户。
凯文•米特尼克于1964年出生在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米特尼克只有3岁的时候,他的父母就离异了。他跟着母亲生活,很快就学会了自立,但父母的离异在米特尼克幼小的心灵深处造成了很大的创伤,使他性格内向、沉默寡言。
米特尼克的母亲没有多少文化,对儿童的教育缺乏经验,但这丝毫没有妨碍米特尼克超人智力的发育。事实上,在很小的时候,米特尼克就显示了他在日后成为美国头号电脑杀手应具备的天才。
米特尼克小时候喜欢玩“滑铁卢的拿破仑”游戏。这是当时很流行的游戏,根据很多专家的尝试,最快需要78步能使拿破仑杀出重围到达目的地——巴黎。令人吃惊的是,米特尼克很快便带领拿破仑冲出了包围圈。两天以后,米特尼克只花83步就让拿破仑逃过了滑铁卢的灭顶之灾。而一周后,米特尼克就达到了与专家一致的水平——78步。随后,米特尼克便将拿破仑扔进了储物箱里,并淡淡地对母亲说:“已经不能再快了。”当时米特尼克年仅4岁。
20世纪70年代,13岁的米特尼克还在上小学时,就喜欢上了业余无线电活动,在与世界各地无线电爱好者联络的时候,他第一次领略到了跨越空间的乐趣。当米特尼克刚刚接触到电脑时,就已经明白他这一生将与电脑密不可分了。电脑语言‘刀,1”所蕴涵的数理逻辑知识与他的思维方式天生合拍,他编写的程序简洁、实用,所表现的美感令电脑教员为之倾倒。在电脑世界里,网络空间最让米特尼克着迷。在网络空间,米特尼克暂时摆脱了他所厌恶的现实生活,发泄着他对现实世界的不满。
当时,美国已经开始建立一些社区电脑网络。米特尼克所在的社区网络中,家庭电脑不仅和企业、大学相通,而且和政府部门相连。当然,这些“电脑领地”之门常常都有密码封锁。这时,一个异乎寻常的大胆计划在米特尼克头脑中形成了。他通过打工赚了一笔钱后,就买了一台性能不错的电脑。此后,他以远远超出其年龄的耐心和毅力,试图破译美国高级军事密码。不久,年仅15岁的米特尼克闯入了“北美空中防务指挥系统”的计算机主机内,他和另外一些朋友翻遍了美国指向前苏联及其盟国的所有核弹头的数据资料,然后又悄无声息地溜了出来。这确实是黑客历史上一次经典之作。1983年好莱坞曾以此为蓝本,拍摄了电影《战争游戏》,演绎了一个同样的故事(在电影中一个少年黑客几乎引发了第三次世界大战)。
在破解密码的过程中,米特尼克一开始就碰到了极为棘手的问题,毕竟事关整个北美的战略安全,这套系统的密码设置非常复杂,米特尼克最初设计的跟踪解码程序很快就败下阵来。但是米特尼克喜欢挑战,他经过努力在两个月时间升级他的跟踪解码程序后,终于找到了北美空中防务指挥部的“后门”。这正是整套系统的薄弱环节,也是软件的设计者留下来以方便自己进入系统的地方。这样,米特尼克就顺顺当当,“大摇大摆”地进入了这个系统。
他向朋友们吹嘘:“我知道美国所有指向天空,指向俄国及其盟友的核导弹的名称、数量和位置!”同伴们不相信,他就打开电脑,让他们开开眼界。小伙伴们终于相信米特尼克说的是真的,一个个都目瞪口呆,对他当然都佩服得五体投地。对此,米特尼克心理上非常满足。同伴们将他们的特大发现告诉大人,当时没有人相信这些孩子说的是真话。
这件事对美国军方来说已成为一大丑闻,五角大楼对此一直保持沉默。事后,美国著名的军事情报专家克赖顿曾说:“如果当时米特尼克将这些情报卖给克格勒,那么他至少可以得到50万美元的酬金。而美国则需花费数十亿美元来重新部署。”
闯入“北美空中防务指挥系统”之后,米特尼克信心大增。不久,他又破译了美国著名的“太平洋电话公司”在南加利福尼亚州通讯网络的“改户密码”。他开始随意更改这家公司的电脑用户,特别是知名人士的电话号码和通讯地址。一时间,这些用户被折腾得哭笑不得,太平洋公司也不得不连连道歉。公司一开始以为是电脑出了故障,经反复检测,发现电脑软硬件均完好无损,才意识到是有人破译了密码,故意捣乱。当时他们推一的措施是修改密码,可这在米特尼克面前实在是雕虫小技。
幸好,这时的米特尼克已经对太平洋公司没有什么兴趣了。他对联邦调查局的电脑网络产生了浓厚兴趣。一天,米特尼克发现特工们正在调查一名“电脑黑客”,便饶有兴趣地偷阅起调查资料来。看着看着,他大吃一惊:被调查者竟然是他自己!米特尼克立即施展浑身解数,破译了联邦调查局的“中央电脑系统”的密码,开始每天认认真真地查阅“案情进展情况的报告”。不久,米特尼克就对他们不屑一顾起来,他嘲笑这些特工人员漫无边际的搜索,并恶作剧式地将几个负责调查的特工的档案调出,将他们全都涂改成了十足的罪犯。
凭借最新式的“电脑网络信息跟踪机”,特工人员还是将米特尼克捕获了。当人们得知这名弄得联邦特工狼狈不堪的黑客竟是一名不满16岁的孩子时,无不惊愕万分。惊叹于米特尼克不寻常的天才,许多善良的、并不了解真相的人们纷纷要求法院对他从轻发落。也许是由于网络犯罪还很新鲜,法律上鲜有先例,法院顺从了“民意”,仅仅将米特尼克关进了“少年犯管教所”。于是米特尼克成了世界上第一名“电脑网络少年犯”
很快,米特尼克就被假释了。不过,他并未改邪归正。“重新做人”。电脑网络对他的诱惑太大了。这次他把目光投向了一些信誉不错的大公司。在很短的时间里,他连续进入了美国5家大公司的网络,不断发出让人愤怒的错误账单,把一些重要合同涂改得面目全非。他甚至决定向全美工业机密电脑中枢——全美数据装配系统发动进攻。
1988年他再次被执法当局逮捕,这次的原因是,DEC指控他从公司网络上窃取了价值100万美元的软件并造成了400万美元损失。这次,他甚至未被允许保释。心有余悸的警察当局认为,他只要拥有键盘就会对社区构成威胁。米特尼克被判处一年徒刑。出狱后,他试图找一份安定的工作。然而,联邦政府认为他是对社会的一个威胁,像被证明的强奸犯一样,他受到严密监视。每一个对他的电脑技艺感兴趣的雇主,最后都因他的监护官的警告而拒绝了他的申请。这也许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它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剥夺了米特尼克弃恶从善的可能。
1993年,心里极不踏实的联邦调查局甚至收买了一个黑客同伙,诱使米特尼克重操故技,以便再次把他抓进监狱。而在这方面,米特尼克从来就不需要太多诱惑,他轻易就上钩,非法侵入了一家电话网。但头号黑客毕竟不凡,他打入了联邦调查局的内部网,发现了他们设下的圈套,然后在逮捕令发出之前就跑了。联邦调查局立即在全国范围对米特尼克进行通缉。其后两年中,联邦调查局不仅未能发现米特尼克的踪影,而且,有关的报道更使这一案件具有了侦探小说的意味:米特尼克在逃跑过程中,设法控制了加州的一个电话系统,这样他就可以窃听追踪他的警探的行踪。
1994年圣诞节,米特尼克向圣迭戈超级计算机中心发动了一次攻击,《纽约时报》称这一行动“将整个互联网置于一种危险的境地”。这一攻击的对象中还包括一个因为米特尼克而成名的人物,即后来人称“美国最出色的电脑安全专家之一”,在该中心工作的日籍计算机专家下村勉。米特尼克从自己手中盗取数据和文件令下村勉极为震怒,他下决心帮助联邦调查局把米特尼克缉拿归案。圣诞节后,他费尽周折,马不停蹄,终于在1995年情人节之际发现了米特尼克的行踪,并通知联邦调查局将其逮捕。我们可以稍微回顾一下当时的情景,米特尼克成功地入侵了美国摩托罗拉、美国的NOVELL、芬兰的诺基亚、美国的SUNMICROSYSTEMS等高科技公司的计算机,盗走了各式程序和数据。根据这些公司的报案资料,FBI推算的实际损害总额达至4亿美元。宣称“不是为了金钱”的米特尼克在成功入侵上述公司的数据库之后,又向当时被称之为计算机开拓者、全美电脑第一专家下村勉挑战以一试高低。他在向下村发出事前警告之后,入侵了下村家里的计算机,盗窃出对付“黑客”的软件,并留言声称:“还是我高明。”
当时,下村正在距离米特尼克1000多公里外的一个滑雪地度假。忽然,他随身携带的警报器响了起来。下树立即就明白:有人闯入他的“电脑住宅”。按照美国的有关法律,这是一名违法犯罪的“电脑窃贼”或者“电脑流氓”。主人有权对这种不速之客进行跟踪、追赶,直至抓获后、交给警察部门。个性倔犟的下村当即决定,非要查个水落石出不可!
在追捕过程中,下村仔细分析了对手留下的痕迹,认定对方是一名作案者手。下村决定使用一种特殊的操作方式,使自己的跟踪“电子隐形化”。
可是,狡猾的米特尼克还是很快就发现有人在追捕自己。狂妄自大的他竟然用电子邮件给下村留下了这样一句话:“老子的技术天下第一,你想抓我,简直是白日做梦,痴心妄想!”下村被激怒了,他决心比一比谁更高明。果然,下村不久就准确地捕获了米特尼克无线电话发出的指令。此后,他换而不舍,顽强追捕这个飘忽不定、时隐时现、变幻莫测的波长。
自然,米特尼克也并非“等闲之辈”。他设置了重重障碍、种种陷阱。可是,经验丰富的下村都将它们—一铲除或绕过。
后来,下村终于找到了那个波长的真正的源头:北卡罗来纳州罗利市的电话交换中心。下村带领联邦调查局特工人员赶到罗利市后,小心翼翼地搜寻。“包围圈”渐渐缩小了。最后,已经缩小到一片布满低级公寓的街区。“罪犯肯定就在这里!”下树兴奋地说。于是,他们开始了24小时不间断监视。最后,他终于确定了这名老练对手的住所。特工人员联络当地警察局,很快就确认寓所的主人是“犯有前科”的米特尼克。
这回特工人员没有马上闯进米特尼克家的门。而是先在周围设伏,等米特尼克出门上班后,再进入他家。下村在米特尼克的电脑上取得了全部确凿的作案证据。此后,他们静静地恭候米特尼克。米特尼克回家开门后,一时间惊得张口结舌、目瞪口呆。联想丰富的他很快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他悲哀地说:“我知道,这回我真的完了。”这名美国超级电脑黑客终于落网了。
后来下村和MARKOFF记者合著出版了题为“TAKEDO-WN:THEPURSUITANDCAPTUREOFAMERICASMOST.WANTEDCOMPUTEROUTLAW”一书,并被计划搬上银幕。米特尼克对下村的技术极为佩服,并表示“到底还是输了”,但是米特尼克坚持否认FBI提出的4亿美元的损害上诉,认为绝不可能有如此之多的损失。1995年2月,米特尼克终于被送上了法庭。在法庭上,带着手铐的米特尼克向第一次见面并出庭作证的下村勉,由衷地说:“你好啊下村,我钦佩你的技术。”
这位著名的网络黑客终于被判刑,他将在铁窗中度过相当的一段时间。令人玩味的是,心有余悸的三位美国联邦法官一致否决了米特尼克的假释要求,按法官的话说:“如果让米特尼克假释出狱,无异于放虎归山,整个美国,甚至整个世界都要乱了。”
1997年12月8日,被囚禁的米特尼克的网上支持者,要求美国政府释放米特尼克。否则,他们将启动已经通过网络植入环球许多电脑中的病毒。因特网因米特尼克重又陷入新的恐慌之中。
在目前全球最著名的网际浏览器YAHOO!网页上,这批自称PANTS、HAGIS的身份不明的网络黑客留下了一则勒索便条。这张便条声称,他们在网际测览器YAHOO!上放置了逻辑炸弹,过去一个月里凡是创览过YAHOO或使用过YAHOO!的电脑,均被置入了病毒。这种病毒的逻辑炸弹将于1998年圣诞节启动,在全球电脑网络中四处肆虐。他们宣称,一旦米特尼克获释,他们将提供病毒的破解法。
这件事足以证明米特尼克在黑客中的地位。
在狱中,米特尼克自己改造了一台不知从哪儿弄到手的AFFM收音机,并试着联网。为此,米特尼克被从普通牢房转到了另一栋隔离牢房,实行24小时关押。
2000年1月21日凯文•米特尼克获释,他的出狱又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米特尼克被捕时身体较胖,但从出狱时的电视报导来看,由于长期的狱中生活让他身体比以前略瘦,但显得更加精神。
一走出监狱大门,米特尼克就立即召开了记者招待会,极力谴责了在1995年全面报导该事件的《纽约时报》的约翰•马克夫记者。他非常不满地说:“《纽约时报》的报道片面地夸大了他的犯罪事实。自己没有损害公司的意思,也没有给公司带来实际损失,自己的所作所为仅仅是进入了公司的数据库。”
关于这一点,米特尼克的确情有可原。因为公司一般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都会极端夸大金额损失。
例如,米特尼克所盗窃的源程序(SOURCECODE)当时美国SUN公司申报的价格为8000万美元。可是最近发现SUN在事后,以100万美元的价格将源程序出售给软件开发商。另外,虽然和本案没有直接的关系,美国电话公司BELDeOUTH也在1990年,以报警程序被“黑客”盗窃为由,申报了5万7000美元的损失。可是,相同的程序竟以13美元的价格被公开销售。
这些事情曝光后,米特尼克的刑期被减免了一些,出狱的日期也比预期的要早。虽然FBI 还没有修改损害的金额,但对米特尼克的罚金大为减少。当初司法局要求处罚150万美元,而联邦地方法院只判决米特尼克交付4100美元。这个罚款,即使不能够使用计算机工作也能够还得起。
米特尼克出狱后表示自己准备先上大学重新学习计算机。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来,米特尼克的这一愿望还远远无法实现。”因为在今后的3年的监外观察期间,他将被禁止使用计算机,甚至包括手机和调制解调器,当然更禁止使用互联网。如果要和友人叙旧或是与其他黑客进行技术交流,只能依赖以往的书信方式来交流。这对于米特尼克来说,无疑是最大的痛苦。从高中时代开始,米特尼克就沉醉于“黑客”行为而不能自拔,过着被追捕和逃亡的地下生活,除了计算机外其他事情几乎一无所知。而在现代社会中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理所当然的是要大量地使用计算机的。不允许使用计算机,就如同缚住了米特尼克的手和脚,米特尼克注定会在精神痛苦中煎熬。
黑客行为就像吸毒一样,一旦染上就难以戒除。对于像米特尼克这样一个在因特网上来去自由的黑客高手来说更是如此。米特尼克的律师曾在法庭上为他的当事人申诉道:“他的行为就像是毒品中毒。靠当事人的理解是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的。”正因如此,人们对出狱后的米特尼克将何去何从备加关注。
米特尼克还依然年轻,米特尼克的故事还远远没有完。
加里·麦金农
在2001年至2002年一年间,英国人加里·麦金农非法侵入美国军方及宇航局的53处电脑网络, 令美国军方电脑网络遭受到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侵入,他也因此成为“世界头号军事黑客”。6月7日,他被伦敦警方逮捕,在交了保释金后被释放。该案将择日重新审理,这名“超级黑客”有可能被引渡到美国。
现年39岁的加里·麦金农是北伦敦人,在被捕后的第二天,也就是6月8日,他出现在伦敦地方法院,极力反对将他引渡到美国接受审判。伦敦地方法院法官克里斯多佛·普拉特准于保释麦金农,但他必须在7月27日出席一个有关引渡美国的听证会。
据英国媒体报道,作为保释条件,法院要求麦金农交5000英镑保释金,随时向当地警察局报告他的行踪,禁止他申请国际旅游签证,禁止使用能接入互联网的电脑设备。美政府代表珍妮特·波士顿在法庭上表示:“曾经有一次,美国陆军华盛顿军区的电脑网络一下子瘫痪,而幕后黑手就是麦金农。”麦金农最早曾于2002年被逮捕,但针对他的诉讼请求后来被撤回,他也一直逍遥法外。在法庭外,麦金农的辩护律师克伦·托德纳说,当局过了这么长时间才对麦金农进行审判,麦金农本人对此深感失望。
托德纳说:“引渡的决定是受美国政府驱使的。麦金农将会对引渡要求提出最有力的抗辩。他尤其担心会受到美国司法制度针对其他英国公民同样的待遇。我们认为,作为英国公民,他应该在英国法庭接受审判,由英国陪审团决定他的命运,而不是把他引渡到美国受审。”麦金农是名失业的电脑程序员,他利用从互联网上下载的软件,非法侵入了美国陆军、海军、空军及五角大楼负责运行的近100处电脑网络。
美国政府估计麦金农的这一行为给他们造成了大约100万美元(57万英镑)的损失。2002年,美国一个大陪审团对麦金农提出8项涉及14个州的与电脑犯罪有关的指控。美方的指控称,麦金农成功袭击了弗吉尼亚迈尔堡陆军的电脑网络,盗取管理员特权、密码、信息和指令,然后把大约1300个用户帐户删除。指控还称,麦金农还“删除了电脑上关键的系统文件”,复制了包含有用户名的文件,对电脑密码进行加密,安装可以不经授权进入其它电脑的工具。另外他还面临其它一些指控,如修改美海军和空军电脑,复制其它文件,非法进入新泽西州厄尔海军武器站由300台电脑组成的网络,盗取了950个密码。
美军方官员当时表示,麦金农的这种行为令整个网络被迫关闭了一周时间。此事发生在“9·11”恐怖袭击后不久。2002 年在谈到对麦金农所提出的指控时,美国弗吉尼亚东区法官保罗·麦克努尔蒂说:“麦金农令美国军方电脑网络遭受到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侵犯,他就受到这一指控。”调查人员称,麦金农所侵入的许多台电脑的密码很容易就能猜到。
据悉,麦金农从电脑上下载了许多敏感资料,其中包括美海军军舰制造及军火供应等资料,但所幸其中并没有机密信息。麦克努尔蒂2002年表示,没有证据证明麦金农将所窃取的敏感信息提供给了外国政府或是恐怖组织。如果被引渡美国后经审判认定有罪,麦金农(网名为独奏曲)将面临最高5年监禁及25万美元的罚款。伦敦警察厅一位女发言人说,麦金农是在当地时间6月7日晚上6点半被伦敦首都警察局引渡部门的警察逮捕的.
二次元动漫中有哪些超级黑客角色?
在我看来,二次元动漫中有这些超级黑客角色:佐仓双叶、鸫、桥田至、榎田。在三次元世界中黑客会不时给你带来大消息。当然,在二次元世界中电脑黑客不容易对付。
《女神异闻录5》佐仓双叶作为一名天才女孩黑客,著名黑客组织梅吉多的第一代领导人。在脱离该组织后,他们以“阿里巴巴”的代号单独行动。她精通各种计算机相关知识,也非常熟悉信息科学和心理学。黑客技术甚至更精通。在这群小偷中,是首席情报官。虽然双叶不会直接参加战斗,但它有极强的辅助性能。虽然它很强大,但在平时是一个标准的御宅族。
鸫是《罪恶王冠》中的角色,情报收集专家。她有非常独特的电脑操作技能,她的工作姿势完全是在向外人跳舞。不仅如此,她还具有黑色长直和猫耳发芽的母亲属性。虽然外表看起来可爱又柔软,但工作效率也极高。这是一个有点傲慢但不可抗拒的姐夫。
桥田至是《命运石之门》中的角色,从表面上看,他看起来像一个纯粹的胖宅。事实上,承担责任的是石门黑客,他可耻的真实面孔是来自一所声望很高的学校的聪明学生,智商极高。后来,他还娶了一个漂亮的妻子。不管哪条世界线有完美的结局,他都是生活中真正的赢家。这是真的:一开始我以为这是一支友好的军队,但我发现有些不对劲。
榎田是《博多豚骨拉面》中作为一名天才的黑客少年,他曾经是一个海外黑客组织的成员。现在,他作为一名专业情报人员活跃在博多区。金发蘑菇头,也喜欢穿鲜艳的颜色衣服。它看起来更像一个个性张扬的坏男孩。他真正的身份是松田家族的大少爷,他现在使用的名字实际上只是一个别名。所以在我看来,二次元动漫中有这些超级黑客角色:佐仓双叶、鸫、桥田至、榎田。